面對Z世代群體的強勢崛起,只有能夠真正讀懂他們的消費邏輯,未來的商業才能成功。作為深受Z世代喜愛的電視品牌,傳統家電龍頭海信,憑借自主研發的技術沉淀,成功讓更多年輕人愿意為實力買單。
3月15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中國新消費Z世代品牌榜”評選,歷經半個月的專家打分及大眾評審,海信成功上榜Top30榜單,并位居前列。
此次榜單評選綜合了品牌 業影響 (20%)、 眾投票(20%)、業專家評分(30%)、企業社會責任(30%)評分四個維度,由微熱點研究院、獨立咨詢機構商道縱橫提供專業數據支持,對品牌進綜合排名。打分維度更加嚴格,數據收集更加權威,品牌間的角逐也更加激烈。
能夠在眾多品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源于海信為Z世代大件消費主張硬核建模。根據知名市場調查研究機構調研,在選擇為家庭購買大屏影音設備時,海信以18.98%的選擇占比,排名榜首。
最新自主技術硬核“建?!?/strong>
對于“硬核”大件消費,Z世代也有自己的主張。
從GKURC(全球關鍵用戶調查研究中心)發布的《Z世代消費特征和消費趨勢調查》專項調研報告來看,在希望添置的電視品牌Top3中,海信位列榜首。
在家電行業人士看來,海信奪得口碑榜首的關鍵訣竅,主要是在智能化、高端化、品質方面以及技術優勢全面領先。
在這點上,海信則通過最新自主技術,成功在Z世代心目中硬核“建?!?。多項自主研發技術沉淀“海信”品牌價值,讓更多年輕人愿意為實力買單。
比如,在激光顯示技術專利百強榜位居榜首,其專利技術超越蘋果、索尼、松下、夏普、LG等品牌,真正形成了全球龍頭的世界格局。
作為中國較早開始戰略性研發激光顯示技術的品牌,海信也是迄今推出激光電視產品較豐富的品牌。
2014年,海信首款激光電視面世,此后至今的七年間,海信激光電視經歷了五次技術迭代,陸續形成75、80、88、100、120、150英寸的大屏幕全尺寸布局。2021年,海信重磅發布了卷曲屏激光電視,2022年,海信還將上市8K激光電視、具備拼接功能的大屏商業解決方案等。
產品矩陣的壯大,則源自其背后雄厚的技術積淀。截至2021年底,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1616項,授權668項,其中國外專利授權63項。
除了激光電視,在傳統顯示領域,海信這個龍頭更是底氣十足。
1月11日,海信在北京正式發布中國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芯片,在全球顯示技術的競爭中進一步搶占畫質“制空權”。作為海信5代畫質芯片,它代表了國內單顆畫質芯片的超高處理能力。
在ULED顯示領域,海信的技術優勢則更為明顯。截至2021年底,海信ULED產品累計申請專利數879件,已獲國內授權專利405項,國際授權專利66項,包括美國、歐洲專利授權。
國海證券的研報認為,當低碳節能成為主旋律,Z世代愿意為高品質綠色顯示設備買單。為實現8K顯示,液晶電視光透過率將比同尺寸4K電視低40%,功耗提高60%,激光電視則可保持相同功率和效率,是更優的技術載體。
場景化開發抓住Z世代脈絡
想打動Z世代,既要有豐富的功能,還要有品牌的沉淀,知名品牌在信譽度、美譽度方面的優勢也會比較明顯,場景化的產品,則是抓住Z世代脈絡的必然抓手。
近年來,圍繞年輕人多元的電視使用需求,海信開發推出游戲電視、社交電視、音樂電視、觸控智慧屏等多種場景應用電視。
作為顯示行業領軍企業,海信電視在內容端沉淀了足夠的資源,也足夠懂用戶的“心”,不斷定制特色內容滿足多樣需求。
經過多年發展,海信聚好看互聯網電視AI云平臺已成為中國內容較豐富的大屏影視追劇平臺,已實現了100%覆蓋院線大片、影視熱播劇,大家喜愛的愛情、科幻、懸疑等各種題材電影都囊括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是率先推出社交電視的電視品牌,首創6路視頻通話功能,并進一步升級至支持千人全高清、低延時視頻通話功能。智能電視搭載了Hi Table社交系統和AI攝像頭,支持AI全時遠場語音,能實現6路視頻通話、AI健身、同屏觀影、K歌連麥等功能,讓年輕人宅家也能暢享歡樂。
如今,大消費行業的“新消費”變革的核心在于適應消費主力的代際轉變。著眼于家電行業,Z世代的崛起也在刺激著家電企業在產品、品牌、渠道方面迅速轉型。
在產品端,從Z世代理性面出發,進一步向高“質價比”、智能化發展。家用電器能夠代替人工、提升生活品質的屬性與Z世代追求高品質生活的愿望天然匹配,而作為年輕人的Z世代更熱衷于嘗鮮,愿意為高品質買單。
內置有國內領先的家庭全年齡教育服務平臺,用戶茶余飯后可以輕松開啟進修模式;精品電視游戲平臺讓用戶無需外部設備就能擁有高品質的游戲體驗;不僅如此,搭載的4000萬正版曲庫使其成為行業領先的大屏音樂平臺,搭配外部強勁音響帶來演唱會現場級的聽音體驗,可以在閑暇之余更好地放松身心。(文/彭斐)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增強國家科技軟實力,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科技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