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8月27日,由清華大學、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指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中國經濟出版社主辦的第二屆清華大學“碳中和經濟”論壇在北京開幕。
本次論壇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的主題,政府機構有關領導、高?!半p碳”領域學者、研究機構及智庫高層次專家、大型能源國企領導、能源民營企業家等齊聚清華,共商低碳轉型路徑,探討能源變革方向。
在論壇開幕致辭中,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表示,黨中央對于“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制度修訂,實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高度統一,充分彰顯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中的重要地位。
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路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必然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命題。王希勤表示,舉辦“碳中和經濟論壇”,目的就是要匯聚學界、政界、行業界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碳”,特別是“碳中和”與經濟發展的長遠之計,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論壇聚焦“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的主題,圍繞能源革命、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議題開展深入討論,相信一定能夠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為推動綠色低碳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真知灼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學也要積極地發揮作用、擔當作為。上個世紀90年代,清華就率先提出“建設綠色大學”的理念,并且將綠色大學建設作為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推進。
王希勤說,清華大學希望能夠把生產勞動、教學和研究三結合這樣的模式在研究生培養層次能夠進一步的發揮它的作用,為國家各個行業培養卓越工程師人才。同時通過本次論壇進一步探討“雙碳”人才培養。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歸根結底是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清潔美麗世界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王希勤表示,希望本次論壇的思想成果能夠讓更多人理解、掌握、應用,能夠集眾智、合眾力,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讓生態文明的理念和實踐造福世界人民。(張佳興)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