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載沐風櫛雨,三十載風雨兼程,時光的年輪里寫滿奮斗的足跡,紅旗渠精神滋潤的沃土洋溢著創業的豪情。國家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從“年少”到“而立”,一代又一代的經開區人傳承紅旗渠精神,在披荊斬棘中開辟新天地,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乘風破浪,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創新跨越,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光遠公司的“微米世界”(李鵬亮 攝)
2022年,是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紅旗渠經開區)建區30周年。紅旗渠經開區是河南省9家國家級經開區之一,也是安陽市唯一的國家級經開區,承載著全市開放型經濟先行區和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重要使命。
如今,紅旗渠經開區管轄面積達115.19平方公里,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3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省級以上研發中心77個,上市企業1家,國家級孵化器1家,先后榮獲“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國家綠色制造園區”“河南省智能化改造示范園區”等榮譽。2021年,經開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一百二十二名、河南省第四名。
從零起步 實現華麗蝶變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夢想,擔當塑造輝煌。
1992年,改革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也喚醒了太行山下一塊彈丸之地的魔力。從此,開發區這顆希望的種子在豫北大地種下,并律動著時代的脈搏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然而,初創時期的經開區空間小、基礎差、條件異常艱苦,從5萬元經費、3間民房艱難起步,經過10多年的探索積累,2006年被批準為省級開發區,2012年升級為國家級經開區,開啟了“富太行”的工業大發展之路。
30年來,經開區不斷解放思想、迎難而上,搶抓政策機遇、釋放政策紅利,經過幾代人艱苦奮斗、團結拼搏,2021年,主營收入從建區200萬元劇增至千億元,外資外貿、稅收、工業增加值等在安陽市占比連年攀升。30年來,從默默無聞的縣辦工業園,到立于改革開放潮頭的“國家隊”;從一片“不毛之地”到三省交界的重要對外窗口,從一個“三鎮交界”的農村區域到“三業競發”的經濟引領區,經開區在艱難摸索中前行,在“二次創業”中涅槃,在而立之年再奏高質量發展的鏗鏘之音。
產業升級 實現迭代衍變
轉變生產方式,轉變增長方式,實施產業轉型升級,自經開區誕生開始,這就成為生生不息的脈動。30年來,紅旗渠經開區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精準定位主導產業,持續完善產業鏈條,逐步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精品鋼及深加工和先進功能性材料為主導的“2+1+1”產業發展體系。
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投資30億元的鳳寶重科熱擴車橋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由粗鋼-特鋼-優質管材-高端無縫管-車橋總成的轉變。
汽配制造加速集聚。高標準建成了汽配產業園一期、二期,整合林州市現有汽配企業由“多散雜”向“高精尖”集聚發展,實現了現有廠房滿額入駐,蟬聯“中國汽配鑄件產業基地”稱號。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圍繞“超細電子紗-超薄電子布-薄型覆銅板-印制線路板”產業鏈條,培育壯大光遠新材料、致遠覆銅板等龍頭企業,現已具備年產11萬噸電子紗、3.2億米電子布、1000萬張銅箔基板、2400萬米半固化膠片、500萬平方米鋁基覆銅板生產規模,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30%以上。正在建設的綠色建筑裝備材料產業園,將有力地推動全市1500余家建筑企業向工業化邁進。
創新驅動 實現偉大質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紅旗渠經開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園區建設步伐。
黨建引領。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命題下,紅旗渠經開區始終堅持以黨建高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黨建強、產業興”工作思路,重塑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紀工委“三委”領導班子,全面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將黨建工作貫穿落實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建設、營商環境等全領域、全過程,不斷豐富“黨建路徑”、擴大“黨建版圖”、提升“黨建效益”,為打造一流國家級經開區裝上強大的紅色引擎。
制度創新。作為改革開放大潮中孕育而生的產物,紅旗渠經開區每一個階段都在演繹著改革開放的主旋律。近年,經開區以體制機制改革破題開路,通過“管委會+公司”運營,剝離了社會事務和執法管理職能,回歸主責主業,推行“一區多園”,全員全力發展經濟。今年,經開區對標“三化三制”改革要求,從職責權限、組織架構、人事薪酬和發展方向等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優化重組,構建了全新的現代化管理體系,在安陽市率先完成了“三化三制”改革任務,全區干事創業活力空前釋放。
科技創新。經開區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打好科技“平臺+人才+政策”3套“組合拳”,助推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研究出臺了《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發明專利、研發平臺、科技產值逐年增加;創新創業園成功創建國家級孵化器、省級眾創空間。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比例超過95%。同時,經開區精準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加快推進園區企業“智改數轉”,謀劃建設數字裝備制造產業園等4個專業園區和4個產業服務中心,用數字化、科技化賦能經開區未來高質量發展。
精準招商 實現多重嬗變
在紅旗渠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版圖中,招商引資始終是貫穿經濟工作的“生命線”。走過了“拾到籃子里都是菜”到“抬高門檻找好菜”,再到“提著籃子去選菜”,經開區不斷轉變招商思路、創新招商方法,開啟了“一盤棋”體系下的“集團軍”產業鏈招商。
重塑招商團隊。高規格成立林州市(經開區)招商引資指揮部,聚合11家職能部門力量,統籌20個鎮辦資源,新組建4支駐外專業化招商團隊,在創新創業園設立開放型企業總部經濟港,形成了市區鎮一體、統一作戰的招商“集團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區招商“集團軍”共開展招引活動562次,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6個,開工52個。
產業鏈招商。新時代的招商引資關鍵就是產業鏈招商?!版溨鳌逼髽I發力,“鏈條”項目才能集聚。經開區聚焦“2+1+1”主導產業,動態完善重點產業鏈圖譜和招商路線圖,打造圖譜招商、以商招商、平臺招商的新模式,依托光遠、鳳寶等行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園區,引進誠雨覆銅板、??典X輪轂、天洋建筑新材料等上下游企業,區內高端汽配產業集聚發展,精品鋼深加工與裝備制造產業鏈耦合共生,電子新材料正在向PCB線路板等完整產業鏈大步邁進。
優化環境 實現服務“核聚變”
“創業熱土,樂業美巢,為之奮斗吧?!痹诩t旗渠經開區的國慶客商座談會上,多位青年客商道出了這樣的心聲,他們為這里良好的營商環境點贊。
營商環境是提升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紅旗渠經開區秉持“店小二”精神,不斷完善工作機制,認真落實“八個深化”40條措施,從政策架構到措施落實,從平臺建設到“保姆式”服務,從多要素支持到全方位推動,打造了一張“愛商林州”“愛商經開”的亮麗名片。
要素齊全。堅持以設施謀發展、以要素促轉型,先后建成裝備制造產業園、綠色建筑材料園、智能制造孵化園等15個專業園區,推動企業規?;?、集約化發展,持續完善水、電、路、氣和通訊設施,實施區域評估全覆蓋,推進“標準地+承諾制”改革,讓企業實現“拎包入住”。
全力服務。在經開區設立“萬人助萬企”和高質量發展雙指揮部,林州市包括46名縣級領導在內的633名助企隊員包聯649家企業,形成了以“店小二”為紐帶、各局委為單元、周例會為平臺的問題反饋解決及督導落實機制;在經開區設立行政審批綜合服務中心,實行“一窗式受理”“幫辦代辦”等服務模式,用行政審批的“減法”換來營商環境優化的“加法”。
融資支持。積極開展政銀合作新模式,與中國建設銀行安陽分行、中信銀行安陽分行等金融機構全面合作,提供專業化、精細化、個性化金融服務,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通過銀企對接,今年為10家專精特新企業授信5.6億元,投放2億元。當好“店小二”,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人獲得了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成就。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紅旗渠經開區秉承項目立區、產業興區、開放活區、產城融合強區的初心不改,聚力新目標、擔當新使命,闊步在奮進全國百強的新征程中勇毅前行,以優異的成績獻禮黨的二十大,以豪邁的氣概開拓新征程。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