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rs9vf"><object id="rs9vf"><input id="rs9vf"></input></object></rp>


<tbody id="rs9vf"></tbody>
  • 推廣 熱搜: 科技  華為  韓國  匈牙利  陳俊  東北大學  中興  東大  四大發明  洛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招商引資信息:充電樁產品生產銷售 專利推廣:一種氧化石墨烯的固相還原方法 招商引資:新疆吐魯番58項投資項目
    科技網網站建設,網站制作,網絡推廣

    我國科學家發現影響玉米蛋白質含量的關鍵基因

       2022-11-29 互聯網綜合消息
    核心提示:玉米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0%,而玉米野生祖先大芻草的蛋白質含量可達30%,其中的遺傳機制尚待揭示。近期,來自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

    玉米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0%,而玉米野生祖先大芻草的蛋白質含量可達30%,其中的遺傳機制尚待揭示。近期,來自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和上海師范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發現了影響玉米蛋白質含量的關鍵基因,相關成果在《Nature》發表,論文的標題為:THP9 enhances seed protein content 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in maize。

    研究團隊通過玉米野生雜交群體構建、基因組測序和遺傳分析,鑒定出天冬酰胺合成酶4 (ASN4)是影響玉米蛋白質含量的關鍵蛋白,并將其編碼基因命名為大芻草高蛋白9(THP9)。進一步研究表明,玉米栽培品種中THP9的同源基因存在片段缺失,導致天冬酰胺合成酶活性喪失。天冬酰胺是氨基基團轉移反應中的氮供體,在氮循環中起著關鍵作用。研究人員將大芻草THP9基因導入玉米植株,發現該玉米株系氮利用率和蛋白質含量均明顯升高。

    該研究報道了調控玉米蛋白質積累的關鍵基因,為玉米栽培品種的遺傳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441-2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增強國家科技軟實力,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科技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舉報 收藏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說明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粵ICP備0510202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1358號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俺也去,丁字裤一级a片,顶级大胆艺术无遮挡色视频,东方a∨在线中文无码
    <rp id="rs9vf"><object id="rs9vf"><input id="rs9vf"></input></object></rp>

    
    

    <tbody id="rs9vf"></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