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西安市藍田縣馮嶺村現代農業示范園內,一壟壟大蔥整齊劃一,青翠喜人。伴隨著起蔥機的轟鳴聲,一排排大蔥被連根拔起?,F場群眾分揀、扎捆、搬運,一派忙碌熱鬧的豐收景象。
“多虧了你們,今年的大蔥品相好,幾乎沒有‘彎彎頭’?!?1月1日中午,看著手中的金山大蔥,馮嶺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負責人馮煒不禁喜上眉梢,說著便向三官廟鎮科技特派員工作聯絡站站長趙春鋒和科技特派員侯宇豎起了大拇指。
今年7月,剛到馮嶺村擔任鄉村振興顧問的市級科技特派員侯宇,就收到了三官廟鎮科技特派員工作聯絡站匯總的大蔥產業技術需求。其中一項:去年馮嶺村現代農業示范園的大蔥普遍長成了“彎彎頭”,雖然品質好,但由于品相不足,賣不上價。侯宇隨即進地查看,確定是蔥苗在移栽覆土時,蔥頭被壓彎導致的。他找來一根鐵絲擰成U形狀,壓著蔥須將蔥定植下去。在場村民一看就會,直呼好用。
“看似簡單的一個操作,卻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瘪T煒高興地對記者說。不僅如此,侯宇還針對性地對村民進行培訓,他從蔥苗移栽、培土、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全程指導,跟蹤服務。
更讓村民感到欣喜的是,侯宇充分利用嶺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廢舊學校場所等資源為馮嶺村規劃出了一條油菜種植產業鏈。侯宇介紹,在三官廟鎮科技特派員工作聯絡站的統籌服務下,他們與轄區科技特派員對該項目進行了實地研討,并對村民進行了培訓。村民種植積極性高漲,原本規劃的種500畝,最后發展到了800畝。目前,油菜長勢正好,其他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鎮(街道)科技特派員工作聯絡站的設立,打通了科技特派員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通過‘訂單式’技術需求和‘菜單式’服務供給的對接機制,加速了先進農業適用技術成果示范推廣,穩定增加農戶、村集體經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收入,促進了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穩定增加農戶、村集體經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收入,促進了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彼{田縣教科局黨委委員吳三相說。
今年以來,西安市探索科技特派員創新管理服務模式,市科技局會同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等部門聯合制定《進一步加強鎮街科技特派員工作聯絡站建設實施方案》,著力提升科技特派員組織效能和服務效能,聚力打造一支組織效能提升、服務成效顯著、群眾滿意點贊的科技特派員隊伍。目前,全市建立鎮(街道)科技特派員工作聯絡站100個,選派市、縣(區)兩級科技特派員473名。前三季度,組織科技特派員共開展技術指導與培訓活動2712場(次),初步形成了市、區(縣)、鎮(街道)縱向協同,組織、科技、農業農村等部門橫向聯動,多方參與、多元合作的工作格局。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宣傳國家科技政策,展示國家科技形象,增強國家科技軟實力,參與國際科技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科技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網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