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以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關于“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的戰略部署,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謀劃布局推動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截至目前已布局建設11家,圍繞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技術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共性技術,形成了一批國際國內領先、應用前景良好的創新成果,為天津市打造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發揮原始創新策源作用。聚焦國家長遠發展、影響產業安全、參與全球競爭的細分關鍵技術領域,在合成生物、區塊鏈、獸藥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強化原始創新突破。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實驗室條件下CO2人工生物合成淀粉,實現“0到1原創性突破”;區塊鏈技創中心的“海河智鏈”區塊鏈系統,實現完全自主可控且實時開源;獸藥技創中心的細胞全懸浮培養技術,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物病毒細胞懸浮培養技術體系。
面向經濟主戰場,注重以用立業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產業創新原始策源作用,為行業內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服務,累計簽訂技術合同585項,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9.36億元。智能安防技術創新中心累計輸出行業新技術20余項,轉化科技成果12項,開展技術服務80余次,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收入超3000萬元;海水淡化技創中心推進3萬噸/日自主單機裝備的示范落地,簽訂橫向開發合同1億余元,服務行業內大中小企業超80家,促成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達成交易額或服務額超4500萬元。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積極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累計承擔國家級項目120項,經費合計4.17億元,獲專利授權352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3項,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貢獻天津力量,展現天津作為。航空裝備安全性與適航技創中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確立天津在國家民用航空領域競爭的優勢地位。海水淡化技創中心研制的水氣分離卷式膜、尿液過濾器和水管理過濾器,成功列入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產品序列,2021年4月順利執行空間站運行任務,為航天員生命安全和空間站環境控制提供保障,獲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書面感謝。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圍繞合成生物、新藥研發、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精準醫學治療等領域布局建設6家市級技創中心,涉及細分產業鏈條30余個,提升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保障力度、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細胞技創中心參與制定我國首個《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新藥臨床研究技創中心助推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藥物上市。海水淡化技創中心主持制定的《海洋技術—反滲透海水淡化產品水水質—市政供水指南》,成為首項我國主導的海水淡化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