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數字社區研究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隨著數字化應用的縱深推進,各行各業將迎來新一輪創新升級。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等人類社會運行的基本關系也將因為數字化的全面介入而發生質變。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社區這一新型網民生態圈,正在成為普通人的數字生活入口與數字經濟的載體。
“數字社區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載體,是面向未來可持續發展提出的互聯網社區建設新理念與新模式?!敝袊畔⑼ㄐ叛芯吭嚎偣ぐ搅⒈硎?,數字社區通過多元化的信息交互技術搭建的內容矩陣連接起數億用戶與各行各業,并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創造出新場景、新機會、新模式,推動著數實融合與數字中國的建設。
報告介紹,數字社區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海量數據為流通要素,以先進的數字化交互手段為主要表現形式,通過打造高互動的數字生活場景,建立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之間的信任連接,從而實現線上線下高效融合的新型互聯網社區。數字社區成為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型移動互聯網產品形態。
報告回顧了中國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史,從以搜索引擎和資訊服務為主的門戶時代,到QQ、淘寶盛行的以社交和電商為主的用戶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進入了以美團、京東為主的便利快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數字生活越來越便捷;自2015年,國家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后,傳統行業迎來了新的商業模式與盈利增長點,以快手等企業為代表的“高黏性、強互動”的數字社區涌現,不斷擴展、豐富人們的交互空間與生活生產消費方式,5G+AI創造的視頻流量時代已然到來,其間孵化、催生的大量技術場景賦能到實體產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報告指出,當前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在過了成長紅利期后,開始積極謀求轉型。以快手為例,2021年推出了生態開放平臺,發揮數字化技術能力、產品能力賦能個體經營者、中小商家。如今,數字社區依托普惠的流量分配規則,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已在傳統電商、本地生活、房產、汽車、招聘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實現營銷數字化、運營數字化和供給數字化。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歐陽日輝表示,數字社區為就業、創業和新職業發展開辟新空間,是新個體、新職業、微經濟、“副業創新”的承載地,數字城市社區與數字鄉村社區建設相輔相成、共促數字中國建設。
報告指出,加強數字社區生活和服務的普惠性,消除數字鴻溝,為下沉市場人群、弱勢群體提供更平等普惠的機會,是數字社區的建設目標。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