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的“智匯天津”2017國際技術轉移大會在津成功舉辦。本次會議是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舉措。天津市科委主任戴永康出席開幕式并致歡迎辭,澳大利亞知識商業化聯盟前主席安迪、丹麥王國駐華使館參贊石波、丹麥Sustainia智庫全球總監埃米爾、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科技參贊戴鋼、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尹軍、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科技參贊陳宏生等出席,來自全市各區縣科技部門、示范區、高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創新創業載體代表300余人參加。
本屆會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包括開幕式、主旨演講、“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暨前沿技術路演專場、“創之星”中美生命科學技術專場、北歐科技創新研討及合作項目推介專場,以及合作對接會等6個環節,大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和現代農業等天津市重點產業,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瑞典、丹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以色列、澳大利亞等9個國家4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攜帶96項技術來津參會,涵蓋了人體監測、疾病診斷、生物肥料、生物醫藥、大數據平臺、綠色科技等眾多熱點領域,進行了160余項次的技術需求與供給對接,達成合作意向50項,簽署合作備忘錄10項,成效顯著。
同時,作為本次大會的亮點,由科技部和天津市共同建設的科技外交官技術轉移服務平臺(internation.tten.cn)正式開通。平臺依托科服網,同時充分利用我國駐全球47個國家的144名科技外交官搭建起的國家科技外交體系,打造互聯互通、“線上線下”、全鏈條型服務平臺,發布國際科技合作、海外高科技項目人才、企業合作需求等信息,集成國際知名大學、科研機構、科技企業、國際技術轉移中介機構等,形成合力,推動天津市科技型企業“走出去”。
“智匯天津”國際科技合作系列活動自2013年啟動以來,已連續舉辦10余場相關活動,成為天津國際科技合作領域的知名品牌,推介近1000項國外技術項目、實現1800多項次跨國技術對接,達成370余個合作意向,促成50余個合作項目,有效發揮了天津作為“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城市和產業創新中心的作用,為天津市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國際平臺。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