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和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背景下,由上海市科委組織的12家單位的23個項目組成的“上海展團”緊扣展會“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主題,參展第十三屆中國重慶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暨第九屆中國國際軍民兩用技術博覽會。重點展示了一批具有市場前景的軍民兩用技術、民技軍用技術的項目和產品,促進上海軍民兩用技術及高新技術項目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實現上海與中西部地區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發揮上??苿撝行慕ㄔO對長江流域的示范帶動作用。
軍民兩用技術展區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空天地一體化大數據研判指揮平臺”通過軍警民緊密協同合作的方式,實現衛星影像、航拍影像等軍用數據的民用轉化,可接入吉林一號衛星等衛星影像數據,以及無人機巡查數據、監測數據等航拍數據信息,可有效推廣并應用于公共安全領域,全面提升公安機關利用大數據手段進行治安管控和重點區域監控的工作能力。
航天智造(上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螺栓緊固機器人”由工業多自由度機器人、柔性浮動裝置、激光測距系統、視覺識別系統、伺服旋轉系統等組成,該機器人采用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集成管理,能夠實現雙工位自動切換系統、產品的自動識別系統、數據的追蹤等,該產品也引領了國內同行業持續至今的裝備升級和智能轉型。
民技軍用技術展區
生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生納立體納米纖維口罩”使用人工血管的納米纖維技術,可在治沙、發動機空氣濾材、水過濾、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等領域也能廣泛應用,同時也能應用于軍用及民用防護上濾除塵埃、細菌、煙霧甚至病毒等。
上?;ぱ芯吭河邢薰镜摹俺叻肿恿烤垡蚁║HMWPE)纖維專用樹脂與先進紡絲技術”實現了高性能纖維級UHMWPE專用樹脂的國產化,掌握了UHMWPE干法路線紡絲的成套技術,攻克了高濃度濕法路線紡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國防軍事、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石油化工等領域。
上海海洋大學的“柔性直驅式浪輪發電裝置”綜合利用海洋風能、波浪和潮流進行集成發電,是一種原創性產品,具備總轉化效率高、建造安裝和維護成本低等優勢。
展會期間,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和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舉辦了“巴南-上海技術對接會”,20余家巴南區當地企業與上海此次參展的企業、科研機構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促進兩地間政府、企業以及科研機構的高度融合,為兩地間的多維度科技合作打下堅實基礎?!?BR> 本次活動,不僅推動了上海軍民兩用技術轉移轉化和產業化進程,也進一步加強了上海與長江流域兄弟省市的交流合作,支撐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促進了上海與中西部地區的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科技創新精神,傳遞更多科技創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